主页 > 新闻中心 > 媒体通稿

燕麦——日常粗粮的第一选择

  关注饮食健康的人总听人说吃粗粮对身体好,但粗粮那么多种,不同粗粮该怎么选择,有什么特点,在选购食用时又有哪些要注意的呢?首先要介绍的一种粗粮就是——燕麦!

  麦属植物,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健康效益,平均蛋白质含量高达16%,还含有其它粮食中较为缺乏的赖氨酸,以及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。作为粗粮,燕麦的升糖指数更低,非常适合高血糖人群食用,同时燕麦还有增强饱腹感、控制血脂、降低胆固醇等优点。

  燕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欧洲,那时的人们把燕麦当做马匹的饲料,为家畜提供营养。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,燕麦逐渐成为苏格兰人的主食,人们用它制作燕麦粥和燕麦饼。19世纪末,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,燕麦开始被大规模生产和加工。燕麦片方便快捷、营养丰富,且拥有极强的饱腹感,逐渐成为了欧美国家人们的主食之一。今天,燕麦已经从饲料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大粮食作物,燕麦片、燕麦饼干、燕麦奶等燕麦产品出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,成为健康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  燕麦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、蛋白质、B族维生素、锌、铁、硒和锰等矿物质以及健康的不饱和脂肪。每100克燕麦中含有能量367cal,水9.2g,蛋白质15g,脂肪6.7g,纤维5.3g,碳水化合物61.6g,维生素B1 0.3mg,维生素B2 0.13mg,维生素E3.07mg,烟酸1.2mg,纳3.7mg,钙186mg,铁7mg。

  燕麦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益处。燕麦有降血脂、降胆固醇、护血管的功能,燕麦中的β-葡聚糖可以促进粪胆固醇和胆汁酸的排出,抑制肝脏甘油三酯(TG)和胆固醇的沉积。燕麦中的亚油酸与体内胆固醇结合成酯,使胆固醇降解为胆汁酸排出体外,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。

  燕麦可以调节血糖、改善糖尿病。燕麦蛋白肽具有α-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,增加胰高血糖素的产生,提高胰岛素的分泌。β-葡聚糖可以降低食品的血糖生成总数(GI),抑制葡萄糖在小肠内的扩散和吸收,通过降低淀粉酶活性减缓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,维持血糖平稳。

  燕麦还有改善肠道菌群,维持肠道健康的作用。燕麦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,预防结直肠癌,β-葡聚糖能促进肠道有益菌,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增殖,维持肠道菌群健康。

  燕麦中的维生素B1含量是大米的3倍,维生素B1缺乏会引起人的焦虑、抑郁情绪,吃100克燕麦能满足人体每日维生素B1需求的33%,对改善情绪、缓解失眠和紧张有帮助。同时燕麦富含抗氧化剂,如维生素E、酚酸、黄酮、甾醇和生物碱,可以预防过早衰老、慢性疾病、癌症、心血管疾病和中风。

  不少消费者认为燕麦片就是麦片,其实两者并不能划等号。燕麦片是以燕麦为原料,经加工制成。而麦片是各种谷物的统称,由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大米等谷物混合制作而成,里面燕麦的含量非常低,有的甚至不含燕麦。很多麦片产品为了改善口感,会添加白砂糖,植脂末、麦芽糊精,香精等添加剂。

  燕麦片又被分为速溶燕麦片和生燕麦片,速溶燕麦片使用方便简单,只要开水一冲就可以吃,口感也比较好,只是速溶麦片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一部分营养元素,还会添加植脂末和其他添加剂来增加醇香味,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热量。

  生燕麦片直接由燕麦粒轧制而成,没有经过速溶处理,保留了燕麦大多营养成分,而且纯的生燕麦片不会添加其他添加剂,对于人体健康方面来说要比速溶的燕麦片要优质,当然如果有原生燕麦粒就更好了,只是可能煮起来比较的麻烦。

  根据加工工艺和食用方式,可分为煮食型燕麦片和即食型燕麦片。煮食型燕麦片需煮熟后才可食用;即食型燕麦片,是燕麦经蒸煮或烘焙等熟化工艺加工而成,可直接泡水或牛奶吃,也可经微波炉加热后食用。

  混合麦片对燕麦的含量没有要求。通常,复合麦片中还会添加水果干、坚果、酸奶块、植脂末、糖浆、麦芽糊精、香精香料等。相较于纯燕麦片,复合麦片口味丰富,营养更均衡全面,但同时糖分、脂肪、热量等也大大增加。食用方式上,复合麦片一般不需要蒸煮,可当零食干吃,也可直接泡水、泡牛奶或是拌酸奶吃。

  至于其他的各类坚果麦片,水果麦片等,增加了其他的食材也就丰富了味道和口感,同时也就增加了其他的营养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各取所需。

  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,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50~150g全谷物。每天用30~50g纯燕麦片替代一部分精白主食,可以让营养更均衡,饮食更健康。同时市面上售卖的燕麦种类较多,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购。

  牛奶燕麦粥:将燕麦片浸泡后加入牛奶焖煮20分钟左右,搭配坚果或果仁就是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。

  燕麦杂粮饭:将燕麦、大米提前浸泡后按 1:1 的比例混合,用电饭锅煮成燕麦饭。

  燕麦饼干、面包:用燕麦粉代替一部分全麦面粉制作更健康的零食,既能满足口感,又不会增加过多的热量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×

扫一扫关注 集团官方微信